新闻资讯
大模型引领的AI 2.0浪潮,再次引发了打工人对于职业发展的思考。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人工智能将如何冲击和改变职场,什么样的职业在未来升级、迭代,或者,消失。
但有人也给出了一个简单地答案:用内心的确定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也印证了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的观点:“那些能够有强大自我认可的人,会更积极、更快乐。” “自主的、内在的动机才是支撑我们长期发展的力量。”
脉脉的《职场人择业与发展调研2023》同样发现,更多职场人变得“求真务实”,他们开始更真实地思考择业、更真诚地过好职场生活,在“向内求”的过程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一、务实的择业观:前景和钱景兼具 时间与空间兼得
“先就业再择业对吗?”“选领导还是选赛道?”在一个观点频出、人均职场博主的年代,选择焦虑日益加剧。
其实,职业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判断题,而是多种因素权衡的结果。因此,脉脉《职场人择业与发展调研2023》邀请职场人就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进行排序,并对比了第一份工作与再跳槽时的选择影响因素,以及辞职原因和看重的福利等。
“前景”和“钱景”形成正循环,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打动当代求职者的关键。
商业世界,谈钱是应有之义。不管是初入职场还是跳槽,薪资都是第一位的存在,接下来则是职业成长空间。“钱景”与“前景“从来不矛盾,值得去的好公司,这两者必然会形成正循环:企业能给出高薪资,说明赛道好、经营佳,个人发展自然不会差;而个人有成长,加薪也会水到渠成。
在脉脉社区,求职关注度最高的公司,一类是京东、腾讯、华为等头部大厂,一类则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数实结合的领域的公司,“前景“与”钱景“兼具的特点明显。
当然,初入职场和经过历练后的职场人,在职业选择时在乎的因素也有差异。第一次找工作,不少人还心心念念着专业对口,但在职场中摔打几年会发现,许多技能都是工作给的。高考时填志愿时的专业选择,也许并未如很多人所描述的那样影响终身。影响未来发展的,是当下能力的塑造。
值得重视的是,和第一次找工作相比,职场人后续跳槽时更关注下份工作的舒适度,重要程度直接从后三位跃升到第三位。身心愉悦方有创造力,也才有持续前行的动力。
这也呼应了当下人对于职场福利偏好的选择。调研发现,休假成为职场人最在乎的职场福利,其次是住房。前者是时间,后者是空间,这是当代都市生活的稀缺品。
最近流行的Gap Hour和Gap Day,并非只是某书网红们的炒作,职场人们的确渴望有“属于自己的moment”。
2023年初,微软在美国宣布推出“无限期”休假政策。包括新进员工在内,所有人都可以享有无限休假的权力。此外,微软还提供10天公司假、病假、心理健康假、事假以及为履行陪审义务或奔丧提供的假期。
不过,这类无限期休假政策也引来争议。有人就直言,公司没有规定年假的天数,那请多少假就要顾及老板和同事的眼光,休多少天全凭个人的勇气,少了一份心安理得。而且,离职时未休年假可否折算成工资,也是未解之谜。
相比于需要鼓起勇气才能休的假,住房福利则更为“落地”。让员工安居乐业这个事,京东就挺实在。今年5月正式启动的“京东青年城”总投入预计超过60亿元,计划建设近4000套家电、家具齐全,可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包含幼儿园、电影院、篮球馆、游泳馆、商业街等休闲、娱乐和健身配套场所等生活服务配套,加之去年投入百亿设立“住房保障基金”, 京东在住房保障上的支出成为近年来京东在员工福利的最大投入,也是近年来行业最大的员工福利投入。
从二十年前创业初期,京东为员工租下员工宿舍,到如今遍布全国各个职场、物流园区的超2.5万套员工公寓,在员工的居住条件改善上就累计投入了220多亿元。
二、务实的职业发展观:自我成长与情绪价值 缺一不可
择业只是起点,职业之路要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还得一路升级打怪。“拎得清“的职场人们,能更诚实地面对身心的需求,也更知道自己更需要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他们既要成长,也要快乐。
首先,职场人需要职业成长。职场人工作为了钱,但不只为了钱。75.1%的人认为薪资是工作的主要动力,但也有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把个人提升和自我实现列为工作动力的来源。
从离职原因中也能看出职场人对成长的渴望。调查显示,“个人没成长”是职场人辞职的最重要原因,影响程度甚至超过薪资因素。而工作难度大、行业赛道没前景等原因,并不没有那么容易“劝退”一颗向上的心。
职业成长没有标准答案,多元化发展让每一种人生都拥有更多可能。过半数的职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成一个多面体,获得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精通一项技能。调研显示,54.4%的职场人希望能全面发展,成为“六边形战士”。
注重职业成长的职场人,会选择一个业务多样,发展多元的公司。以京东为例,作为在零售、物流、科技、健康等多点布局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构建多元商业生态,为年轻人才提供丰富多样的职业发展机会。 近日,京东启动2024届校园招聘,面向在校学生提供超1.5万个岗位,其中包括超8000个应届生就业岗位以及近7000个实习岗位,无论是正式招聘岗位还是实习岗位均为行业最大规模。同时,京东为人才打造的“活水”计划,可以内部进行岗位的异动,让职业规划拥有更多可能。
在获得成长的同时,职场人也想高歌一曲“我要快乐”。越来越多的职场人相信,做事专业与快乐工作并不矛盾。近七成职场人认为职场需要情绪价值,好情绪是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而怎么样才能拥有好情绪?调研显示,除了升职加薪,出色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学到新技能知识的获得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都让职场人感受到了价值感。
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京东客服的“生命通道”团队,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之外的意义。自2020年3月成立至今,“生命通道”团队成功挽救580名有轻生念头的人,他们通过快速联动及专业心理疏导,挽救轻生者,构建起了一道生命防线,让“生死一线”变为“希望在线”。
三、务实的人生观:每一种生活都能抵达未来
职场人清楚地知道,人生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调研发现, 84.4%的职场人认为赚钱比存钱更重要,于是一手存钱、一手赚钱,在主业薪资之外,积极探索副业收入。
面对当下职业环境,九成职场人有自己的Plan B,他们之中47.9%的人有副业或兼职,44.5%的人会有意识地存钱以应对风险。
发掘自己的多样可能,不少职场人们已经开始摒弃以往“白领”、“蓝领”的简单定义,更多地拥抱体脑结合的复合型职业。某社交平台的“轻体力活探索者联盟”、“职业多样性观察”等小组里,有15万网友讨论体脑结合的新兴职业。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新职业纪录片里,陪人看病、帮狗减肥、在农田开飞机,画壁画和写剧本杀等等新职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成长新思路。
调研结果显示,在众多副业中,56.7%受访者更愿意尝试做个人自媒体,其次则是撰稿、设计等技能兼职以及家教导游等知识输出。也有22.3%的职场人想要自己当老板,向往尝试开餐厅、咖啡馆等个体职业,至于成为平台经济的劳动力,也有16.5%的职场人愿意。
在京东,我们同样看到每一种人生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同的岗位,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家数实融合的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者在京东可以“名利双收”。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智能服务与产品部负责人、IEEE Fellow何晓冬博士就曾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
而很多基层员工,同样可以在京东成就自己的人生。物流小哥宋兆强、宋永旭父子,在工作之余依靠“我在京东上大学”项目,各自拿到了人大市场营销和计算机专业的文凭,圆了“大学梦”。京东有5000员工通过“我在京东上大学”圆了“大学梦”;有2.2万名一线员工获得快递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北京快递小哥栾玉帅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继宋学文、罗明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一线员工。
四、做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职业理想”在当下似乎是一个让人有些“害羞”的话题。谈理想,被视作是画大饼,而埋头“搞钱”,才是务实的表现。
但其实,理想和搞钱并不矛盾。真正的“求真务实”者,能看见远方的高峰,也在认真地走脚下的每一步路。
在这份调研中,我们窥探到年轻人倔强的“信念感”——他们不愿外露自己心中的职业理想,并且坚定地认为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并不矛盾。
作为一家企业,京东就像是一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面向未来20年,京东提出“35711”规划: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人民币的公司;5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人民币税收;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在京东身上,我们看到了那种与年轻人类似的“信念感”——京东创立二十年一直保持向上生长的活力和勇气,能脚踏实地融入千行百业,也能仰望星空努力成为一家对社会、对员工有价值的企业。
以理想为帆,以实干为桨,于务实中看见理想。这正是在当代浮躁的时代中,每一位职场人,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秉持的信仰。
“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你幻想的未来。”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活在当下,拥抱未来。
(本文转载自脉脉编辑部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